新闻动态
- 什么是血肌酐?肾病患者为什么要检测血肌酐
- 发布日期:2025-10-08 15:34 点击次数:64
-
刘少军主治医师 肾脏内科三甲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关注本文由腾讯医典原创,三审三校肾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,其主要功能是排出机体的各种代谢废物。当肾脏出现问题时,这些物质堆积于体内,对人体造成伤害,严重时甚至可危及生命。肌酐是肌肉在人体内的代谢产物,主要分为外源性和内源性两种,内源性肌酐是体内肌肉组织代谢产物,占总肌酐的主要部分;外源性肌酐是肉类食物在体内吸收代谢后的产物。一般情况下,由于人体肌肉量和瘦肉摄入量相对稳定,故肌酐的生成量也相对恒定。人体内总肌酐在通过肾脏时,大部分会被正常肾小球滤过,随尿液排出体外(即尿肌酐);剩下的未被肾脏滤过的小部分肌酐留在了血液中(即血肌酐)。正常男性血肌酐约为54~106μmoI/L,女性约为44~97μmol/L,各单位因检查方法不同,正常参考值也不完全相同。由于肾脏的代偿能力非常强,肾脏轻度受损时血肌酐往往并不升高,而血肌酐一旦超过正常值,则往往提示存在较严重的肾脏功能损害。临床上,血肌酐值升高常分为急性和慢性。一般药物、低血压或感染等引起急性肾功能损伤时,可表现为血肌酐短期内骤然升高,但此时如积极治疗,血肌酐亦可能迅速恢复正常。但慢性血肌酐升高(病程≥3个月)则多与肾脏结构的慢性毁损有关,由于肾脏的基本单位即肾小球不可再生,因此,此时血肌酐往往很难降低。并且随着年龄增长和疾病对肾脏结构的进一步毁损,往往表现为血肌酐值渐进性升高,即肾脏滤过功能逐渐下降,直至最终达到终末期肾病。值得注意的是,虽然血肌酐升高提示肾功能损害,但血肌酐值在正常范围,也不代表你的肾脏没有疾病。如前所述,肾脏有强大的代偿功能,实际上只要一个肾脏正常地发挥作用,血肌酐值就能维持在正常水平。也就是说,在存在慢性肾脏疾病时,一旦检查发现血肌酐升高,很可能50%以上的肾已经 “罢工”了。血肌酐低于正常,通常不用过于担心,因为肌酐是自身肌肉和摄入的肉类食物的代谢产物,因此,肌肉量过少,或严格的素食主义者,可能出现血肌酐值低于正常。当然,严重的肌肉萎缩,严重的营养不良等情况时,往往也可以出现血肌酐低于正常,但这并不是肾脏本身的问题。如何早期发现肾功能下降?这就需要引入另一个概念——肾小球滤过率(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,GFR),即单位时间内两肾生成原尿的量,通常采用ml/min/标准体表面积作为单位。实际测量较为麻烦,临床上多采用血肌酐值代入公式进行计算得出,也就称之为估计的GFR(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,eGFR)。慢性肾脏病可根据GFR值分为5期:≥90,为1期;89-60,为2期;59-30,为3期;29-15,为4期;<15,为5期。但eGFR在不同个体间和同一个体的不同时期存在一定的生理变异性,在没有肾损伤依据的情况下,单纯依eGFR分期的1期和2期并不符合慢性肾脏病诊断标准。对于慢性肾脏病患者,治疗的主要目的是尽量防止进展至终末期肾病即5期,这就需要患者与医生密切配合,长期规律随访,切不可急功近利,更不可听信“祖传秘方”,以至后悔莫及。 摘录于《什么是血肌酐?肾病患者为什么要检测血肌酐?》版权腾讯医典所有https://h5.baike.qq.com/mobile/article.html?docid=tx00033001mdivdx&adtag=sg.bk.zb.rp.copy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